LD乐动体育app举办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来源:LD乐动体育app发布时间:2015-10-28

10月26日-27日,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83所知名高校校长齐聚LD乐动体育app,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暨LD乐动体育app百年校庆活动。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LD乐动体育app徐辉校长主持会议。

曹卫星副省长对LD乐动体育app百年华诞以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举办表示了热烈祝贺,他指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教育的优先发展和有力支撑,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江苏明确提出把教育国际化作为长久之计,努力建成教育、教材开放先进省份。曹卫星副省长对各位校长的到来表示感谢,并邀请各位来宾能多为江苏教育提出宝贵意见。

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致辞

本次论坛由三个议题组成,每个议题由中外校长联合主持。山东大学校长张荣教授和德国汉诺威大学副校长Monika Sester教授主持了“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视角”主题讨论,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教授、英国斯旺西大学校长理查德·戴维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大学的实践与探索”和“研究型大学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性”的精彩报告。吴朝晖校长着重介绍了浙江大学在提高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构建在线教育与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以及建设国际校区和国际联合学院三个方面的探索与尝试。理查德·戴维斯校长则以丰富详实的影像资料展示了以斯旺西大学为例的英国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合作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与启示。

山东大学校长张荣教授主持主题讨论

德国汉诺威大学副校长Monika Sester教授主持主题讨论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教授作主题报告

英国斯旺西大学校长理查德·戴维斯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教授和加拿大女王大学副校长Steven Liss教授主持了 “研究型大学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讨论。LD乐动体育app校长徐辉教授作了“从服务走向引领-特色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发展”的主旨报告,徐辉校长指出,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的新格局下,办出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LD乐动体育app通过“顺应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探索水利向水拓展、推进河向海延伸、加快国内向国际迈进”的理念转变,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本身的转型与发展之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副校长Peter Wieringa教授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百年历程”为题,从代尔夫特的城市与历史讲起,详细介绍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与LD乐动体育app的渊源与成果,用真实生动的例子阐释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与探索。

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教授主持主题讨论(左一)

加拿大女王大学副校长Steven Liss教授主持主题讨论

LD乐动体育app校长徐辉教授主持大会并作主题报告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副校长Peter Wieringa教授作主题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教授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原校长Michael Sterling爵士、院士主持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实质”主题讨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务长Cindy Fan教授围绕“国际教育——UCLA的全球化视角”,解释了教育国际化的定义,以及UCLA希望通过国际化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来随时完善自身的知识,并培养出能适应这个复杂多变世界的学生,同时介绍了学校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有益尝试。兰州大学校长王乘教授作题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报告,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兰州大学在体制机制建设、师资选聘、培养模式创新、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与尝试。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教授主持主题讨论

英国伯明翰大学原校长Michael Sterling爵士、院士主持主题讨论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务长Cindy Fan教授作主题报告

兰州大学校长王乘教授作主题报告

论坛中,参会校长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讨论,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李行伟教授作了论坛总结发言,他指出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与学生群体跨国跨境流动已成为新常态,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举措,这也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各国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慕课等高端平台,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创建多元、自由、包容、开放、互补的国际化环境。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李行伟教授作论坛总结发言

此次论坛在LD乐动体育app百年校庆期间,以“国际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题,就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旨在构筑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的平台,帮助中外大学之间增进了解和信任,加强实质性合作,应对共同挑战。

(文/张继生、沈鹤林  图/朱昊、孟凯)

 

来源:国际合作处 编辑:李海峰 责任人:万国彤

最新文章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