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百年传统 弘扬河海精神

来源:LD乐动体育app发布时间:2015-06-12

今年1027日,是LD乐动体育app100周年华诞,也是中国水利高等教育100周年的庆典。100年的风雨兼程,河海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大师云集;100年的不懈奋斗,河海人自强不息,奋发蹈厉,学科群起;100年的奋勉笃实,河海人艰苦创业,坚韧不拔,成就斐然。百年河海的厚重,不仅在于其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更在于其已经形成的优良办学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河海精神文化体系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是河海的灵魂和风骨所在,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根基。

河清海晏承禹志 毋负邦人期

历史是无法割断的,犹如那依傍时间流淌着的江海。一所大学亦然,它的历史也像江海那样,在时间的坐标系中,由生成到汇流,蜿蜒行走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构筑的河床上,从昨天流到今天,再从今天流向明天。

1915年,水患肆虐,民生凋敝,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时任北洋政府实业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的张謇奉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宗旨,力主培养人才,治水导淮,在南京创建了LD乐动体育app前身“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是辛亥革命以后南京第一所招生开课的公立高等学校,而且也是我国第一所完全依靠本国人才创办的工科大学。中国水利高等教育发端于此,这也是河海100年历史的起点。河海在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刻立校而生,肩负着发展教育、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后经“老河海、华水、新河海”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00年的发展历程,尽管每个阶段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都有所不同,但历代河海人对于学校发展的定位和思考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是我们校歌里反复吟唱的:“毋负邦人期”。

为了这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历代河海人始终以不辜负国家和社会对河海的期许为己任,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奋勉笃实、仁民爱物、勤勉耐劳、慎终于始,实学而实践,砥砺而前行,并不断将这一价值追求潜移默化于不同时期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之中,这才有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华东水利学院、LD乐动体育app的百年基业和事业发展,激励和勉励一代代的河海人走到现在,成为河海人精神家园的支柱。

河海精神文化体系发端于1915年立校之初拟定的《设校旨趣》,这篇文章成为河海精神文化体系的生命脉络,而我们的校歌《大哉河海奋前程》是学校精神文化体系的歌曲化,是学校精神传承和历史传承的艺术载体,也是学校意志品格的精神象征。

《设校旨趣》原文两千余字,无标点不分段,文章审时度势,谈古论今,阐述了三层含义:一是设校缘由,二是论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三是设校意义。其核心思想是:培养人才,治水救国。文章确立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三条教育方针:“一是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二是注重学生身体之健康,以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三是教授河海工程必须之学理技术,注意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智识”。强调“德立、体健,可以进言学术矣”,明确了学校立德树人、体育健人、学术育人的教育方针。文章对于“来学之士”提出了“两个必自问”的要求:“一是必自问志愿,实有从事河海工程事业之决心然后来学;二是必自审体格,足胜从事河海工程事业之劳苦然后来学”,要求“有志来学者其深思之”。此外还提出了“于教员则必求其富有工程经验,而热心于教育者;于教科则广储仪器,以供学生之实验;于教授则必使学生能活用学理,而不专致力于记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这“三条教育方针、两条学生要求、三个教学要求和方法”成为河海百年教育发展基业和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育人准则和教学准则。此后,时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的茅以升倡导“先习后学,既习又学,边习边学”的“求实”精神;时任教务处长的李仪祉强调“要作大事,不要作大官,一切事情要讲求实际,不要争虚名”,“思想要高超,胸怀要廓大,要有坚韧不拔之精神”的“务实”精神。原水电部部长、华东水利学院首任院长钱正英院士提出了“爱国爱水”的办学理念;水利泰斗、华水老院长严恺院士提出了“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河海校训;力学大师、华水教授徐芝纶院士提出了“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书育人无止境”的教学精神。恢复传统校名后,在不断实践中,河海文化全面展现了“河润万物,海纳百川”的河海气质、“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的河海情怀、“河孕育文明、海凝聚智慧”的河海风范,体现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等等。这些自河海立校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生活方式、学术传统及价值信仰,所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发展战略以及河海人共同的价值追求等都传承于这篇《设校旨趣》,此篇文章是为河海百年精神文化之滥觞。

我们的校歌《大哉河海奋前程》可视为《设校旨趣》的姊妹篇。为七五句式的对仗辞赋,寥寥九十六字,形象描绘了学校所在地南京的人文环境:“钟灵毓秀石头城,人才蒸蔚起”,阐发了河海人的精神境界:“普下利物沐群生,智者惟乐水”,探讨了学校的文化渊源:“乘辇山行乘撬泥,祖述神禹绩”,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河疏湖蓄水利兴,工学昌明时”和办学使命:“横流浩劫永断绝,拯救数兆黎”,呼喊出了河海人“天下有溺犹己溺,此志毋稍弛”的责任担当和“大哉河海奋前程,毋负邦人期”的价值追求。校歌文辞优美,古雅朴质,内涵深厚,特色鲜明。学校在每一届新生中都要教唱校歌,因为校歌歌词辞义深奥,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当时的学生进校后,学校首先对校歌及意义作讲解,并藉此进行爱校爱水的教育,亦是河海精神文化之传承教育。作为学校的精神象征的歌曲化,我们的校歌在那风起云涌的年代不断激励着河海师生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水润百年育英才 人才蒸蔚起

“河海”诞生,黉宇宏开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为“养成河海工程专门人才”之滥觞,更是我国现代水利科学建立的摇篮与发展的中坚。校名虽屡经更迭,但“河海”的传统延绵不绝,一脉相承至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就了众多英才,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贡献,尤其在水利科学领域中更是业绩辉煌。

秉承一个价值追求和一个文化源头,百年河海在“老河海、华水、新河海”三个发展阶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爱国爱水,务实重行”的校风,“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躬身践行了“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这三者构成了河海精神文化体系的三个精神支点,融汇于河海100年的历史发展中。

在“老河海”时期,正是国难当头之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饱受沧桑,历经磨难,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爱国精神、求实精神、务实精神”成为这一时期河海文化的精神元素,为河海形成“爱国爱水,务实重行”的校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使之成为河海精神文化体系的精神支点之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创办,对我国的水利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办学方针明确,特别是以李仪祉、许肇南先生为代表的教师群体的言传身教,在学术上和思想上对学生循循善诱,一丝不苟,严格要求,深得社会好评,成为国内工科院校的佼佼者,它不仅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和真才实学的专门人才,成为我国现代水利界、工程技术界和高等教育界的重要力量,而且对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及科学研究事业起到开拓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如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党员之一沈泽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水利部顾问、我国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开拓者、“中国连拱坝之父”汪胡桢,水利工程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科技事业的先驱须恺等水利专家和学术权威。

在“华水”时期,国家百废待兴,华东水利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独立建制的、规模最大的高等水利院校,是老“河海”在新中国的新生,也标志着我国的水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当时,很多专家放弃了海外优厚的待遇,来到华东水利学院,发展国家的水利事业。在这一时期培养出的学生,纷纷深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第一线、支边援藏,在各行各业中无私奉献、建功立业。时任华水院长的严恺院士总结了此期间我校的办学经验,提出了“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严恺院士本人也曾多次陈述校训含义:“水利是艰苦的事业,所以,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生活上一定要艰苦朴素。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是严肃认真的,不能马虎,所以还要严格要求,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取得独特成就。”这“十六字校训”是对河海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成为河海精神文化体系的底蕴与精神支点之一,成为河海师生以及广大校友做人做事的准绳。在这一时期,原水电部部长、华水首任院长钱正英院士提出了“爱国爱水”的办学理念;徐芝纶院士提出了“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书育人无止境”的教学精神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爱国爱水,务实重行” 的校风内涵。至1985年恢复LD乐动体育app校名前,华水共培养了14000余名毕业生,其中产生了沈珠江、陆佑楣、吴中如等两院院士、部省级领导和将军,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这三个中国最大、世界瞩目的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主要负责人等。

1985年学校恢复“LD乐动体育app”传统校名至今,学校进入“新河海”的发展阶段。在河海90周年校庆之际,温家宝同志视察LD乐动体育app,诠释了历代河海人躬身践行的“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的实质。从1915年建校开始,这一精神便体现在河海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全部过程之中,从河海走出去的学生,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工作在祖国各地,都具备着献身精神。在工作中,他们讲求实际,尊重科学,所做的每一项工程都经得住当代、也经得住后代的考验,这就是一种求实精神。而献身精神和求实精神本身所体现的就是一种负责精神。这六字水利精神是这一时期河海文化的精神元素,它的文化表征形式体现在新时期河海“水利特色,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特色强校、和谐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名校、环境美校、道德荣校”的发展方略,“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河润万物,海纳百川”的河海气质,“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的河海情怀,“河孕育文明,海凝聚智慧”的河海风范之中。这六字水利精神也成为了河海精神文化体系的精神支点之一。在此期间,学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可谓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的贡献。

 

海纳百川铸品格 智者惟乐水

在这100年里,河海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充实完善,这是历代河海人智慧的结晶,成为世代河海人前行的动力和团结的凝聚力,被凝炼成为“上善若水,笃学敦行”这一河海精神文化的实质。这八个字体现了河海100年来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蕴含了河海人所拥有的内在品质,即“水润万物的奉献精神,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还体现了河海人的外在表征,即“精研求真的学术风格,务实重行的教育传统”,这四个方面亦构成了这一精神实质的四个具体层面,体现了河海人在价值判断与举必躬亲的知行合一。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世上最高的善,或具有最高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乐于奉献,滋润万物,造福众生,不求回报。这是对河海人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河海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水休戚相关,河海精神文化体系的精神实质自然包含着水的属性,“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上善若水,道德境界之最高也。河海博施无偏,始能成其德,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河润万物,海纳百川!”(《若水广场赋》)

“笃学敦行”一词中的“笃学”语出《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指专心好学。“敦行”取自于《礼记·曲礼上》中“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敦”是敦促、勉励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强调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笃学敦行”四字亦化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三条教育方针,强调为学者不光要志存高远,而且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远大抱负只有通过专心好学、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只有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行动并在行动中勇于开拓创新,只有将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才能算是完美意义上的人,才能算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百年河海精神文化体系的这一精神实质,还蕴含着四个具体层面的丰富内涵。

一是水润万物的奉献精神。水是生命之源,水之于万物无私滋润的献身精神,深深激励并影响着河海人。一代又一代河海学子正是以“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的情怀,奔赴祖国的各条战线。他们像水一样融入祖国事业的滚滚洪流之中,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才华和热血。

二是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河海自立校就广纳名贤,明确提出“聘请富有工程经验热心教学者为师”。后几经变迁,又使得各方才俊风云际会,学科不断交叉、拓展,使得校园内形成了学术交融、思想激荡、文化融合的氛围,形成了“河孕育文明,海凝聚智慧”的河海风范。这种氛围和风范犹如无形的磁石,不断吸引着无数优秀学者和莘莘学子投奔河海,从而使河海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学科多样化发展,培养了河海人远大的理想和广阔的胸襟。

三是精研求真的学术风格。科学研究、追求真理需要有认真细致、严谨求真的作风,历代河海人承继着“河疏湖蓄水利兴,横流浩劫永断绝”目标与使命,形成了“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并使之成为河海人必备的素养。“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深深植根于河海人的心中,外化于河海人探索真理的行动中。

四是务实重行的教育传统。河海创办之初的“三注重”和“两必自”为我们打下了“务实重行”的坚实基础,我们始终传承“重道德、能吃苦、强实践”的教育传统,弘扬“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不断促进基础教育、工程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紧密结合,着力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三元互动,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河海文化的一个价值追求和一个发轫源头、三个发展阶段和三个精神支点、一个精神实质和四个具体层面,在河海百年的发展中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河海精神文化体系,共同诠释了什么是“河海精神”,共同构筑了历代河海人的精神家园,不断鞭策着每一个河海人奋发前行,不断进取。百年河海的荣耀历史,熔铸了河海文化的精神传承;百年河海的育人理念,锻造了河海特质的文化追求;百年河海的不懈奋斗,培育了数以十万计的河海精英。我们要传承百年河海文化,更要大力弘扬河海精神。百年河海的文化传统与精神是历代河海人热情和智慧的结晶,它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河海人,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成为一代代河海人团结奋进的动力和凝聚力,不断汇聚来自五湖四海的河海人,共同铸就河海下一个百年的辉煌!(文/乐水)

来源:宣传部 编辑:李海峰 责任人:万国彤

最新文章

XML 地图